建陶行业也开产品经理大会?6月2日 来中国陶瓷总部围观

发布时间:2021-06-01

网站责任编辑:中国陶瓷总部 人气:



1.jpg



01.
“产品经理大会”来了

今天开篇就给小伙伴们来个消息预告:
6月2日(周三)下午,华夏陶瓷网将联合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,以及炬成COSON等一众企业,在中国陶瓷总部陶瓷剧场举办“2021陶瓷行业产品经理大会”

由于“产品经理大会”也算是行业首秀,所以,我在这里花些功夫跟小伙们聊下,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背景和初衷。


02.
“博洛尼亚”熔断

最近几年,我们常听到这句话一一“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

何谓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,按我最简单的理解,就是最近20年中国的崛起,给全球带来的改变,包括中美关系的改变。具体就不赘述。

2020年,新冠疫情全球肆虐,迄今未能平息。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有新冠疫情加持,就更加坐实了。这里还是不赘述。

接下来,我其实是想引导大家思考一个问题,即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何时会在陶瓷行业出现?

首先我认为,这不是一个异想天开的问题。比如说,去年疫情条件下,意大利博洛尼亚(CERSAIE)停摆。今年疫情还没有结束,有消息说博洛尼亚展要开,时间是9月27日-10月1日,与往年差不多。

姑且先不考虑变量。即便博洛尼亚展今年真的开起来,我们会去参观、参展的又有多少?答案不言自明。

因此,我的想法是,我们行业应该趁这几年与“博洛尼亚”的熔断,真正来重建自己的产品开发、创新体系。


03.
历史镜鉴

博洛尼亚展是1983年创办的。我们知道,1983年佛陶集团引进了第一条意大利瓷砖生产线。所以,我们可以将1983年定义为学习意大利的元年。

但是,过去接近40年的时间里,我们究竟从意大利学习、沉淀出了一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?

首先是低成本、大规模、高性价比的“中国制式”。表现在装备、色釉料上就是“进口替代”。

其次是从博洛尼亚直接或微创型式“搬运”产品品类、风格、质感以及背后的工艺、技术等。

在1983-2016年这段,由于中意两国主流消费群体消费取向不同,前者流行炫耀式消费,以亮面、高光、浓艳产品为主,后者以哑光、素静的现代风格为主。所以,两者核心产品线的交集并不多。

2015年是中国经济整体,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分水岭。而且,更重要的是,消费群体开始由80、90后及“新中产”主导。

而这也正是2016年“现代风”崛起的主要原因。因为在消费端国际国内消费并轨,中国瓷砖,现代仿古砖开始在审美上与意大利完全同步,这导致一些企业对博洛尼亚展的“搬运”工作也立竿见影。

到2018年,即现代风的第3个年头,黑白灰已经满街都是,呈现高度同质化。


04.
岩板回归产品原创力竞争

也是在现代风崛起的当口,900×1800mm陶瓷大板开始上位。接下来,大板规格越做越大。到2018年,1200×2400mm、1600×3200mm岩板陆续出现。再到2020年,岩板产能彻底爆发。

但岩板在生产端瞬间爆炸也带来两个较严重的问题:

首先是库存、运输、加工、安装/铺贴等产业链配套环节还不成熟,以至形成“堰塞湖”

其次是,产品高度同质化,目前能力都放在聚焦规模、厚度的变化,表面纹理、工艺、质感的个性化追求才刚刚开始。

岩板时下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,石材替代渠道,包括小岩板渠道材料化带来的无底线的价格战。而要避开价格战陷阱,走材料品牌化之路,就得回到产品这个原点。


05.
岩板倒逼现代仿古砖高端化

换一个视角看,今年,在全岩空间”的压力下,传统瓷砖也倍感压力。因为,岩板已经被贴上了陶瓷大板升级版的标签,也有人称岩板为“大规格的现代仿古砖”。

所以,无论是日益增长的中高端购买需求,还是来自作为“竞品”的岩板的直接压力,都倒逼当前传统的现代仿古砖在工艺、技术和表面装饰上必须整体升级。


06.
高端制造+原创本土化机会已到来

然而,问题是今天我们该如何实现从瓷砖到大板、岩板的整体性产品升级?

首先是,2020年初开始的全球新冠疫情,把我们过去习惯的“搬运”博洛尼亚的通路给堵死了。

必须承认,今天意大利依然是全球陶瓷产业的源创中心,而中国则只能说是生产中心,或者还可以说是创新中心。

中国拥有当今全球陶瓷行业最多工程师、研发人员、产品设计师等。这些都是中国瓷砖高端制造的人才红利。

另外,在产品升级浪潮,尤其是岩板的推动下,当前国内整个陶瓷行业正在开展一场史无前列的装备焕新竞赛,包括萨克米、西斯特姆、LB、AirPower等全球顶级设备供应商都打破壁垒参与其中。

而即便在疫情环境下,COLOROBBIA(卡罗比亚)、STYLEGRAPHY(史蒂华夫)、Tecnografica(天工设计)、TORRECID(陶丽西)、美国FERRO(福禄)等世界知名色釉料公司、设计公司在新的“中国机会”面前,更加积极地与中国企业做生意,帮助中国企业完成独家原创。这是与单纯的博洛尼亚影响力时代完全不同的风景。

2017年,现代砖正盛的时候,我曾经通过采访不去意大利看展的韦世归,呼吁原创精神,但收效甚微。

但今天看起来,我们在本土搞高端制造和原创的时机已经到来。天时,有疫情的隔绝;地利,有国内的市场机会;人和,有意大利、西班牙装备、釉料和技术。


07.
产品规划管理要闭环操作

但问题是,好的装备、化工原料、工艺技术能生产出“一片好砖”,但今天的市场竞争,已经跨过了靠一片砖,“一招鲜,吃遍天”的时代,进入到产品组合、搭配,系列呈现,以及提供整体空间应用设计解决方案,甚至成品交付的时代。

而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,产品从调研、研发、设计到推广、销售、反馈将更加强调系统性、整体性、一致性和闭环操作。

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,我们决定向陶瓷行业引入产品经理的概念。


08.
何谓产品经理

什么是产品经理?百度上说,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,缩写PM,也称“产品企划”,“是指在公司中针对某一项或是某一类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”,“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、制造、营销、渠道等工作”。

可见,产品经理不等于产品研发人员,也不是指产品设计师。按我的理解,产品经理应该是企业管理产品的“总设计师”,工作涉及需求(定义产品)调研、设计研发、生产制造、销售指引、反馈分析等。

“产品经理”这个职务在通讯、互联网、电器行业比较多,但陶瓷行业目前还没有普遍的产品经理岗位。在我印象中,新明珠集团的“产销委主任”有点接近产品经理的概念。

百度上讲,“产品经理是很难定义的一个角色”,”如果非要一句话定义,那么产品经理是为终端用户服务,负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人”。

另外,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目标用户特征、竞争产品、产品是否符合公司的业务模式等等诸多因素。

因此,这里指的产品经理实际已经包含公司创始人、CEO或公司最决策高层分管产品线的高管。

比如被称为史上“最伟大的产品经理”的乔布斯,还有可能成为“最伟大”的张小龙。而马化腾也是产品经理出身。他认为,腾讯的成功就在于“产品经理思维”。

还有李彦宏、程维、周鸿祎、张一鸣、黄峥等都是优秀的产品经理。所以,薛蛮子总结说,好的产品经理容易成功。

陶瓷行业也是这样。简一李志林就是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。而且,过去是,现在也是。唯格石英砖的姚文江也有点类似,理工男出身,开创了厚砖的户外应用。他立足产品对企业运营方向的掌控令人印象深刻。

最近我问一位从唯美集团出来的朋友:“黄建平是不是产品经理?”他秒回说:肯定是。马可波罗的产品定位,做什么,不做什么,覆盖哪些群体,未来如何上行、下沉,都在他的掌握之中。

但是,反过来,我们也看到,今天看上去也很成功的一批大厂实际上是没有产品经理的。一般来说,他们的成功是在繁荣时期,而诀窍是主要在产品上的模仿和跟随。

最近十年中,陆续有一批原来出口做得不错的企业调转船头,回来做国内市场。这样,作为媒体人就有更多机会与品牌的创始人接触。

比如,这两年我接触过爱力蒙特的魏贝赞、费罗娜的陈高照、HBⅠ的魏继国、90+的周荣标、慕瓷的张婉云等都是标准的产品经理。

而显然,今天他们在产品领域的专业素养,一定是在做出口生意那段时间慢慢打磨出来的。


09.
时代呼唤产品经理

最后,回到本文开篇的话题。我顺势总结6月2日下午“2021陶瓷行业产品经理大会”的宗旨如下:

在“博洛尼亚”缺席的背景下,中国陶瓷人应该“反求诸己”,借机建立独立自主的产品开发与创新体系。

而这本质上是要重建产品背后人的思维体系。其核心则是建立公司的“产品经理思维”。

产品改变世界,产品经理改变产品。

当前陶瓷行业可以引进全球最先进的设备,钻研最领先的工艺技术,设计出最具美学价值的板面,但要打造出适销对路(be good for sale)的中高端精品、爆品,那就还需要更多优秀的产品经理。

因此,今天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应当更加关注、重视产品经理。

在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,创始人、CEO是产品经理。“人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”。

而产品经理们更应该充满人性关怀,努力完善自己改变公司、行业乃至世界的方式。



2.jpg


此文关键词:中国陶瓷总部,瓷砖加盟,陶瓷品牌,选陶瓷,陶瓷厂家

返回顶部